家裝 | 窗戶漏水,堵上就行嗎?
武漢卓創盛興 2022-03-18 12:30

春雷乍動萬物燃
風和日麗天氣暖
正是一年好時節
擼起袖子加油干
——筆者
最近春日漸暖,雨水天氣也隨之增加,關于門窗漏水的問題,又開始讓很多業主和經銷商朋友頭疼。無論是工程還是零售,漏水問題在門窗投訴中都占了70%左右。大部分人看到漏水,第一時間想到的是"堵"。其實未必,有時候倒適得其反了。筆者之前有寫過的等壓雨幕在鋁合金窗上的應用,就是疏而不堵(
戳這回看),當然,之前咱們都是從門窗設計環節來考慮,今天,筆者分享一篇從家裝第一線角度來說漏水問題的文章,角度多一點,解決思路就能更具體更全面一點。
門窗出現了滲漏問題,那么到了臺風天,嚴重了就是外面下大雨家里淋小雨,輕點的也會內墻表面持續進水,最終導致墻皮起泡發霉,影響入住后的正常生活。
本文重點,就帶各位看看門窗的滲漏隱患在哪里,和如何提前做好門窗防水工作。
01
門窗的滲漏隱患在何處
家里門窗出現滲漏的原因,可能是門窗產品自身氣密性、水密性超過承受的最大限度,也可能是門窗加工端出現問題,或是門窗安裝時防水措施沒做到位導致。
1、門窗產品自身氣密性、水密性超過承受的最大限度
不同門窗產品結構的氣密性能、水密性能等級不同。
△ 門窗水密性分級
△ 門窗氣密性分級
△ 某品牌檢測報告
如一般的推拉窗型氣密、水密性就不如外開窗,系統窗的密封性能要優于非系統窗。當室外風雨大到超過門窗密封性能上限,雨水就容易灌進室內:
2、門窗加工端原因
有的門窗產品結構、安裝防水都沒問題,但就是一下雨就漏水,其原因很可能就是門窗在加工端「偷工減料」:門窗沒開排水孔,或排水孔打得太高,流進門窗縫隙的雨水無法正常排出,從而流進室內:
△ 圖片來自網絡
門窗的框、扇組角,中挺與邊框拼接時沒有涂端面膠防水,讓雨水從這些縫隙流進室內,導致滲漏。
△ 端面膠圖例
其他還有室外玻璃壓線縫隙太大、窗扇與邊框誤差大關不嚴等加工問題導致滲漏。
3、門窗安裝時防水措施沒做到位
門窗安裝時會用密封膠堵縫防水,如果密封膠少打、漏打,或是品質太差膠體短時間內老化皸裂,也容易造成滲漏:
門窗框周圍排、防水不到位,如窗臺較寬但沒有做坡度和防水、陽臺等戶外門與地面無高低差,雨水都容易積存并滲漏;窗臺上臺面的干掛石材、鋁板處存有縫隙,雨水直接滲進室內;
以及門窗附近外墻存在滲漏縫隙,沒有做防水處理的滲漏問題。
02
解決辦法
1、針對門窗產品自身氣密性、水密性超過承受的最大限度
除非是封包洗曬陽臺,不建議選購縫隙太多、密封處理太差的推拉窗,否則臺風或大雨天門窗排水不及時,容易像文章第一張圖片那樣「外面下大雨家里淋小雨」。
如何選購密封處理較好的推拉窗,參照下圖:
△ 推拉窗高低軌排水優于排水孔排水
詢問商家「是否有產品性能檢測報告?密閉性能如何」,如有報告且性能級別較高,比商家吹的其他牛要好很多。
2、針對門窗加工端原因
選購門窗時,向商家詢問「這款門窗拼接組角時有防水處理嗎?」商家如果能說肯定涂抹端面膠的,或是直接給你看工廠照片證明,方可放心購買。
通過網絡搜索廠家信息口碑,向商家詢問「工廠設備的價值,工廠的獎懲制度,工人經驗如何,并索要工廠實拍照片視頻」,去當地門窗工廠實地考察等各種渠道了解該門窗企業的加工能力。

△ 工廠的設備和品控決定了門窗加工品質
和商家提前商討「因產品品質問題出現滲漏原因,責任方是誰?」并寫進合同。
3、針對門窗安裝時的防水措施
選購時要向商家詢問「門窗安裝用的外墻膠是什么牌子?」如果說是硅寶、之江、白云、安泰、中原、道康寧(被收購了,改名陶熙)、GE、瓦克等品牌膠,可放心選購。商家不提供也可以自行購買。
門窗安裝好后,檢查安裝工人是否有亂打膠、少打膠,發現了就及時整改。
△ 亂打密封膠案例
新小區的外墻防水工作是由開發商負責,所以入住前如果發現外墻有滲漏情況,及時要求開發商維修。
次新和老小區的外墻會有「沒做防水,或保修期過了,窗臺上的干掛石材鋁板存有縫隙」等問題,因此要自己做好檢查,及時補漏和防水:
△ 外墻防水涂料
下窗臺最容易積水,是門窗防水的重中之重,提供以下幾種防水方案:
(1)窗臺做排水坡 + 防水涂料 + 貼瓷磚。門窗安裝在窗臺寬度較寬的位置時,裝窗順序可以是:清理基面 → 刷防水涂料 → 裝窗 → 外窗臺砌角度在 10 度左右的排水坡 → 貼瓷磚 → 打密封膠。
(2)施工工藝同上,只不過用柔性防水卷材或防水雨布代替防水涂料。價格相對貴一點,耐久性能相對好一點。
(3)用鋁合金窗臺板代替瓷磚。相較而言窗臺板和門窗更搭配,顏值高;水不會直接從窗臺流到墻面上,不易留下水痕好打理。

漏水是門窗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,而且原因往往比較復雜,有時我們卓創盛興的客服也會收到業主的咨詢,但很難通過照片就找到癥結所在。如果簡單將漏水歸結為密封不佳,那維修結果可能適得其反。"門窗有知"的這篇文章詳細羅列了家裝門窗上一些關于漏水的經驗,如果各位有其他可能,也歡迎在評論里分享,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,多方
交流經驗足~
正文部分來自:門窗有知公眾號